Search


「四百年前就有閩南語嗎?」
「漳州話跟閩南語是一樣的?」

  • Share this:


「四百年前就有閩南語嗎?」
「漳州話跟閩南語是一樣的?」

昨日發表400年前西班牙《漳州話詞典》的史料後,許多朋友都問了這個問題。其實,「閩南語」是20世紀後,現代語言學者賦予的「概念」,並成為特定時空下人們對該語言的稱呼,在不同的時期、不同背景,語言都會有不同的名字。

比如說,18、19世紀,閩南語在東南亞被稱作「福建話」(但福建內還有閩北話、閩西話的分類);在20世紀初日本佔領的台灣,則被稱作「台灣話」。而在17世紀西班牙佔領馬尼拉的時候,就被叫做「漳州話」(Lengua Chio Chiu)。

這部詞彙是西班牙人編撰而成的,按照他們自己對語言認識,便就稱作《漳州話詞典》,其實指的都是這群閩南居民/海外移民所使用的語言。

現在,閩南語在世界各地也形成不同腔調,演化出不同的分類,比如在馬來西亞檳城一代使用的閩南語,便是一個有特色的的分支。

以上資訊由中研院台史所陳宗仁副研究員提供:)

中央研究院〈穿越時空的「錄音筆」: 西班牙殖民時期新史料〉:https://goo.gl/58Ix8K
 
相關報導:
〈西方曾稱台灣為北港 但雲林人別太高興〉:goo.gl/5pFToL
〈螢火蟲古閩南語怎麼說?400年前史料教你講〉: goo.gl/6qsQ7W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這裡是由【中央研究院媒體小組】經營的平台,作為中研院好朋友們交流互動用,幾點注意事項還請粉絲們彼此提醒喲! *發文請盡可能與學術研究、學術活動相關,勿濫用平台打廣告。 *有疑慮要發問,請保持基本禮貌,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。 *歡迎各種評論,但禁止謾罵或人身攻擊等,違者將隱藏、刪除貼文或封鎖帳號。 *有非關本文的意見,請善用「塗鴉牆」或「私訊」,發文下明顯不相干留言將隱藏或刪除,保持版面一致性。
中央研究院官方粉絲頁
View all posts